2016年華城報第24期
首頁 > 華城報 >2016年華城報第24期 《華城報》每隔一段時間,都會刊登一些關于父、母親的文章,每一篇文章,我都會認真去看,去讀。因為只要是關于寫母親、寫父親的文章,總是那么真切感人。因為它來自于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是我們的員工朋友用真情、用真心在寫,正所謂:胸中真情在,筆下鮮花開。
曾經,我也寫過幾篇關于父親、母親的文章,歲月如歌,即使我寫盡人間鉛華,寫盡世道滄桑,卻也寫不完父母的千般恩,萬般情。因為父母恩伴隨我們一天天長大,像蒙蒙細雨滋潤我們,哺育我們,一點一滴都溶進了我們的血液里。遠在異地他鄉(xiāng),不能在身邊時時侍奉母親,唯一可以略略盡孝的方式,便是每個星期給母親打電話,這成了我生活中的習慣。唯有如此,內心尚能獲得一絲絲安寧,好像也只是僅此而已。
那個星期天,我又一如既往地給母親打電話,一般情況都是母親在講,而我認真聽。在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敘述中,母親不知為何又講起了以前的一段令她久久不能釋懷的往事,那時母親剛好懷著我,四個月左右。七十年代初期生活是非常艱苦的,有一段時間天天吃苞谷面飯,就是用玉米粉末做成的。母親由于妊娠反應,實在吃不下去,聞到那種玉米面的味道就惡心。那天早上出工時,便跟我姑姑講,叫她不要做苞谷面飯,而做了一頓紅薯米飯,就為這事,被我爺爺狠狠罵了一頓。其實,這件事我之前也聽母親說起過,而那時父親也還在世,我也沒覺得什么,聽之任之,也沒太在意。但這一次母親又在跟我說,突然之間,我心里特別不安,感覺這件事已經成了她心中揮之不去的一種傷痛。直覺告訴我,我必須好好跟母親疏通一下,理順一下,要不然,母親可能這一輩子都不能釋懷。想了想,我便在電話里輕輕地跟母親說:“媽,您也別總是把這件事放心上了,爺爺是舊社會過來的,比您那個時代還要苦,所以他也害怕餓肚子,他只想精打細算,細水長流。而您懷著孩子,那妊娠反應爺爺也不能體會,您也要原諒爺爺,也原諒自己,畢竟現在生活好了,有吃有穿,天天都有白米飯,就不要再想著那些不開心的事了!薄芭......”母親似乎有所感悟,而我也如釋重負。
在后來和母親的通話中,我再也沒有聽到母親說起這些事,看來母親是真的將此事放下了。是的,現在物質生活豐足了,有吃有穿,老人可能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安慰。父母年齡漸大,越老越像小孩,有時一件事,一些話,他們可以重復說了幾遍十幾遍。其時,有時想想,他們是為這事糾結,而又找不出一個更合適的理由來安慰自己,而我們做兒女的就要盡量多陪陪他們,多聽聽他們講以前的事,有時還要學著做他們的心理醫(yī)生,為他們排憂解難,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,而傾聽、疏導、溝通是不可缺少的,排遣父母的心理癥結,應該也是孝順的一種方式吧。
浙公網安備 3304820200025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