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人走在沙漠中,因一些小矛盾發(fā)生爭執(zhí),甲打了乙一巴掌,乙在沙子上寫道:某年某月某日,他打了我一巴掌。走之后,那些字早已被風沙淹沒……不知過了多久,他們?nèi)栽诶^續(xù)行走,在一次意外中,甲救了乙的命,乙在石頭上刻著:某年某月某日他救了我……其實那些寫在風沙中的字代表著寬容,而那些刻在石頭上的字代表著友誼的真誠,無需太多的言語,彼此心照不宣。
人就是社會,社會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各種人打交道,合作,競爭等等,我們雙贏,就要有一顆寬容之心。
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觀念:一切向錢看。因為這樣一種觀念的束縛,彼此的生活才會忙碌,忙碌時,忘記了生活需要去經(jīng)歷,去理解,去溝通,久之,我們彼此會變得陌生,或是不近人情,那些所謂的世故冷暖,我們也會默默地接受,那些因為一些小事而發(fā)生的爭執(zhí)才會繼續(xù)上演,那些矛盾才不會淡化。能改變這些的只有溝通,當工作閑暇時,當夜晚來臨時,當一切安靜下來,我們能否丟下手中的高科技,和朋友室友亦或是同學來一回暢談,你談你的風雪歷程,我用心聆聽;我說我的糗聞趣事,只需你給我時間。在談笑聲里,我們彼此暢懷,在閑暇時光,我們相互理解,在工作中我們彼此幫助……我懂你的酸與甜,你知我的苦與樂,將心比心,慢慢地我們學會溝通,增進理解。
當我們真正地去理解他人時,我們就已經(jīng)擁有了一顆寬容之心。對方一點小小的過錯,想想也在情理之中;對方一次微微的抱怨,生活工作中也難免發(fā)生。只要我們用心溝通過,用心去理解彼此的性格,也都了然于胸,寬自己之心,容他人之錯。
很好的朋友之間也會有矛盾,而這些都只是過眼云煙,矛盾過后,我們還是朋友,像魯迅所說:渡盡劫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。對他人的過錯,我們一笑而過,留給他人的是知錯能改的機會,如果我們非追根究底,怒罵成打,兩敗俱傷,結(jié)果誰對誰錯也沒有意義。自己也有犯錯的時候,那時我們希望被別人理解,被寬容。所以,我們首先學會寬容他人。佛說前世的五百次的回眸,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,今天我們萍水相逢在他鄉(xiāng),遇故知,明日我們也許就會各奔天涯散四方,交新友。珍惜現(xiàn)在的彼此,留給一個多年以后,回想時,這個人還不錯的印象,少一些隔閡,多一些理解,少一些爭執(zhí),多一份寬容。
狹隘與寬容相對,心狹隘了,視野也會變窄,視野窄了,看到的事情,理所當然會偏激,狹隘可以有,寬容不可無,心懷寬容,有容乃大。